導讀:2021年,在“供需兩旺”市場因素的共同支撐下,我國上半年天然氣市場消費高速增長,呈現‘淡季不淡’的特點!笆掷镉屑Z、心里不慌”,隨著北方采暖季的不斷臨近,我國主要石油企業積極行動起來,提前籌措多種天然氣資源為全力保供聚足“底氣”。
天然氣供應有“底氣”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生產天然氣15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8%,增速比上月回落3.3個百分點,比2019年同期增長15.1%,兩年平均增長7.3%,日均產量5.1億立方米。1~7月份,我國生產天然氣120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7%,比2019年同期增長21.2%,兩年平均增長10.1%。
天然氣進口快速增長。7月份,進口天然氣934萬噸,同比增長27.0%。1~7月份,進口天然氣6896萬噸,同比增長24.0%。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運行快報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各類天然氣資源總量合計1851億立方米,同比增加273億立方米。其中國產資源1038億立方米,增幅9.5%,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進口資源813億立方米,增幅達29.6%。中俄東線中段去年底投產后市場已覆蓋到環渤海區域,借助冀寧線、青寧線等進一步輻射到長三角市場,日進口量在去年基礎上將大幅增長。
“全國一張網”建設加快推進也給供暖季天然氣平穩供應增加了“底氣”。根據國家能源局8月21日發布的《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21)》,我國“全國一張網”建設加快推進,互聯互通能力明顯提升,儲氣調峰能力進一步增強,采暖季實現平穩供氣。四大進口通道進一步完善,互聯互通重大基礎設施快速推進,中俄東線中段、青寧管道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建成投產。儲氣調峰能力進一步增強,2020~2021年采暖季前地下儲氣庫形成工作氣量144億立方米,同比增加40億立方米,增幅創歷史新高。主要供氣企業優化淡旺季天然氣進口資源配置,與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協同配合,加強“聯保聯供聯運”,增加資源串換互;ス,采暖季實現平穩供氣。
未雨綢繆 加強資源組織
為了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我國主要石油天然氣企業未雨綢繆,不斷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加強資源組織,推進儲氣調峰設施建設,做好需求側管理,切實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
記者從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了解到,中國石油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今年冬季天然氣保供工作,特別是統籌推進各儲氣庫(群)生產建設工作,進一步增強儲備調峰保障能力,自注氣以來維持最大注氣能力運行,在役儲氣庫(群)已形成工作氣量92.75億立方米。中國石油25個儲氣庫項目建設正在按計劃推進,其中在役庫擴容達產項目5個、新庫建設項目7個。唐山LNG應急調峰保障工程建成投產,江蘇LNG擴建工程進入收尾階段,福建、廣東等LNG項目前期工作順利推進,潮州、揭陽支線等項目正加快建設。
上半年,中國石油國內實現可銷售天然氣產量2159.5十億立方英尺,比上年同期增長6.7%。截至7月31日,中國石油儲氣庫分公司計劃注氣完成率為118.12%,完成年度計劃的67.88%。
作為國家油氣生產的重要力量,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堅定不移扛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責任使命。1~6月,長慶油田生產油氣當量3212.5萬噸,完成全年計劃任務的52.8%,產量當量同比增長4.4%,增產天然氣達12.6億立方米,實現了“硬過半”。
8月24日,中國石化新聞辦發布消息,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山東LNG接收站二期工程建成,并與一期工程順利貫通,實現LNG年接轉能力提升至700萬噸(相當于96億方天然氣),同時儲氣能力提升至5.94億立方米。目前,山東LNG接收站三期工程建設正加快推進,預計到2023年底全部完工,年接轉能力將達1400萬噸。這是中國石化推進儲氣能力建設的重要舉措,將大幅提升天然氣儲氣調峰能力,為保障華北地區今冬明春天然氣穩定供應奠定堅實基礎。
近日,中國海油“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的天然氣跨越691千米海管通過白云氣田高欄支線正式登陸。至此,中國海油南海東西部海域10余個氣田正式實現互連互通,南海大氣區多氣源互補、安全保供的格局就此形成。作為我國首個自營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于6月25日成功投產,天然氣年產量將達30億立方米,使南海天然氣供應能力整體提升至每年130億立方米以上,可滿足粵港澳大灣區近一半的天然氣消費量。
深化產運銷儲協調聯動
去冬今春天然氣保供過程中,中國石油等央企不斷加強上下游溝通銜接,強化產業鏈各環節一體協同,克服極寒天氣和疫情等不利因素,圓滿完成天然氣保供任務。今冬明春天然氣保供又將面臨何種形勢,成為各方熱議的焦點。
“今年中國天然氣市場大規模增長,不具有常態,屬于疫情之下特例!北本┦绖撃茉醋稍冇邢薰臼紫芯繂T楊建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需審慎判斷今年天然氣市場供需狀況。
“為了減少進口壓力、化解高氣價、冬季安全平穩保供,我個人建議從現在開始就應該調控,一定程度上控制國內天然氣消費,對可中斷和雙燃料用戶進行限產或停產。2017年天然氣消費增量主要是民生用氣,不好調控。今年的增量主要還包括工業燃料、發電等用戶。如果現在開始壓減天然氣消費,控制那些補充煤炭、煤電不足的市場,那么今年冬季天然氣的增量不會超過往年,保供在可控范圍內!睏罱t建議。
“我認為建設穩定的天然氣供應體系,保障我國天然氣的供應安全,從長期規劃來看,只能是不斷增加國內天然氣的供應,這就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對我國石油天然氣體制進行更大程度的市場化改革,調動各方的積極因素,加快我國天然氣產業的發展!敝袊谢瘓F經濟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王能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短期看,面對不斷增大的天然氣進口數量和日益增長的對外依賴,要增加天然氣的儲備能力建設,要加強對國際天然氣市場的研究,盡最大可能減少國際市場的波動對我國天然氣行業和經濟社會的影響。
本文來源 | 國家能源報道
本文作者 | 安棟平